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民族醫藥的重視和發展,傣醫藥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醫療質量持續改進,特色優勢尤其突出、臨床療效不斷提升,群眾對傣醫藥服務的獲益感更加明顯。
“十三五”期間,西雙版納州政府將中傣醫藥事業發展作為醫衛事業工作重點之一。全州大多數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村衛生室均能夠提供傣醫藥技術服務,39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了37個中傣醫館(科),傣醫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日期,以展示傳統中傣醫藥文化為主題的西雙版納勐臘縣首屆中傣醫藥文化節,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南臘河星光夜市舉辦。
本次中傣醫藥文化節以文藝演出、現場設置康療義診、特色療法、健康科普和現場教學中傣醫養生保健操等八個展區的方式舉行。尤其是現場邀請縣中傣醫醫院多名中傣醫藥專家坐診,為廣大居民免費把脈、體質辨識、個性化調理、健康咨詢等中醫藥診療服務,讓廣大居民足不出縣就能得到更加專業、精細、便捷的中醫藥服務。并零距離體驗針灸、推拿、拔罐、刮痧、耳穴壓豆、艾灸、穴位貼敷等特色療法,了解傣醫“暖雅”,感知中傣醫的獨特魅力和博大精深,深得群眾的喜愛和點贊。
我國“四大民族醫藥”(藏、蒙、維、傣)之一的 傣醫傣藥,具有的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兩千多年來傣族人民在與疾病斗爭的過程中,總結積累了豐富的防病治病的經驗方藥,逐漸形成了以“四塔”、“五蘊”為理論核心的傣醫學,沿用至今,為邊疆人民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貢獻。解放后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為發掘、繼承、發展傣醫傣藥,拔出了???,成立了專門的科研和醫療機構西雙版納州民族醫藥研究所(西雙版納州傣醫醫院)。
在西雙版納的一些村寨里面,這里接骨能手云集,這些摩雅傣以口功接骨遠近聞名。經驗豐富傣巖旺醫生及巖罕恩,都是自幼隨父學醫,是祖傳的兩位接骨摩雅,父子兩不善言辭,治病時,口中念念有詞,同時用一種淡紅色的藥水替病人不停擦洗按摩。一段時間之后,摩雅傣才會手法正骨。其治療康復適用的范圍:外傷骨折、腫痛、骨折復位、關節炎、跌打損傷等。傣醫秉承看病“簡、便、廉、驗”的特色,造福多方百姓,更是獲得了來自各地病友的高度認可。
目前傣醫傳統療法僅僅只是在傣族地區傣醫醫院中施行,使用范圍狹小,只有積極研究、創新、推廣傣醫的傳統療法,才能使它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 《印象東方》欄目特約報道
《印象東方》欄目
《印象東方》欄目是中央新影老故事頻道全新推出的一檔以“紀錄中國發展 弘揚中國精神”為主題的大型專題紀錄片欄目,欄目以“傳播創新中國 助力品牌發展”為己任,深入全國采選具有“創新創業精神、時代發展精神”的企業、人物、行業協會、地方政府進行報道,通過紀錄片的獨特形式,展現人民奮斗,樹立行業標桿,傳播品牌文化,弘揚創新精神。
《印象東方》欄目每年將與100家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優秀企業戰略合作,依托央級電視媒體平臺首播,全網融媒體交互聯播的推廣模式,推動區域品牌發展、弘揚地方經濟特色,傳播企業品牌文化,紀錄和展現各行各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構想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