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畢生扎根于中國教育實踐
積極參與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
提出了原創性的教育信息化理論體系
促進了我國教育技術研究的發展
為中國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 任友群司長
何克抗教授,作為我國教育技術學科的重量級學者,一生忠誠于教育事業,扎根于教育實踐,引領了理論創新和扎根本土的研究走向,為推進教育技術的學科自覺、領域自信和研究自主做出了杰出貢獻。
華南師范大學李克東教授:
何先生不愧為一個敢于挑戰、敢于創新、發展探索、勇于實踐、堅定自信的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何先生為開拓我們國家的教育技術學科建設,促進我國教師人才培養,推動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開創我國教育技術課程改革方面嘔心瀝血,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杰出貢獻。
他一生為人師表 治學嚴謹
先后培養了53名博士 100多名碩士
他一生知行合一 矢志耕耘
先后發表了《教育技術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建構與發展》等二十余部著作
身體力行踐行中國特色的教育技術創新理論
他就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
------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
------中國著名教育學家何克抗教授
何克抗教授:
我們強調跨越式目標,是學科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大幅度提升兩個方面,這套體系能讓他們享受到比較好的教育,應該說這也體現了我的人生價值,作為一個人,總希望對社會有貢獻。
早在1990年,何克抗就開發出了智能型計算機輔助漢語教學系統,成功地將中文信息處理技術引入了教育教學領域,對漢語教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1994年起,他與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李克東等牽頭開展了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把小學語文的識字、閱讀、作文教學與計算機教育有機整合在一起,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是我國最早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項目。
何克抗帶領團隊從2000年起開展“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試驗研究”項目,探索如何通過教育教學理論創新,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尤其是在教育起點不公平的情況下,實現教育結果的相對公平。歷經二十余年教育實踐,先后在全國建立了30多個試驗區,試驗學校也發展到700多所,為不同類型的學校,尤其是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提高基礎教育質量,促進教學均衡發展提供了解決方案。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 書記
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項目首席 馬寧教授
我們可能要解決的就是在課堂里面,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怎么樣更好的去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以及信息技術融入在這個教學系統當中,包括教師、學生、教材內容、媒體與工具等,這四者它要處于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但你最終都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去開展探究,促進它學科知識的深化。
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 余勝泉教授
他到中小學實實在在去開展了,多年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驗,把抽象的理論變成老師能夠理解可操作的教學模式,身體力行推動這些模式在教學中落地,堅持做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
黑龍江崇文實驗學校校長 張夢鴻
不發達地區在教育這塊,一個是教育理念的落后,方法的落后,這樣造成的教育質量就落后,他這套理論,他這套方法,特別是跨越式這個課題,讓這些學校,入課題的這些學校,他們的教學質量才能跨越式的提升,和發達地區和大城市的教育質量,可以和他們并肩了。
何克抗在長期深入進行中小學教改試驗研究的基礎上
努力探索網絡時代的創新教育理論
通過對國內外教育名家思想 理論的批判繼承
并緊密結合中國的實際
在創造性思維理論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
兒童思維發展新論 語覺論
新型建構主義理論等方面
逐步創立了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新理論
天津英華國際學校校長 林向陽
●我們學校已經構建了,基于數字化的多功能實驗室,我們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包括未來教室,包括創客教室,我們的師生在這樣的一個環境和場景之下,我們能夠使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使用先進的教學工具,這樣的話就有利于教師能夠精準的把握學生的學情,能夠極大提高我們教師們的工作效率和課堂效率。
●守護好每一個孩子的天性,這是每一個學校責任,這個守護好他,把他的這個好奇心,求知欲能夠保護好,能夠激發他的興趣,能夠激發他的內驅力,激發他的想象力,激發他創造力,這才是教育最要守的東西。
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 余勝泉教授
用技術作為認知工具,讓學生對知識進行表達,對知識進行加工,對知識進行變換,你堅持這么用以后,你的思維就能夠得到發展,你的思維得到發展以后,你的其它學科都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何克抗關注國家發展 胸懷教育熱忱
心牽師生成長的精神
持續感染著 影響著一批批教師和學生
他所秉持的勤儉樸實 嚴謹務實 踏實勤勉
專注執著 創新探索 知行合一的治學風骨
為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們豎立了一個光輝典范
北京師范大學 董奇教授
何先生一生關注農村教育,關注我們國家薄弱的教育環節,他說:“要將最新的教育成果,交給農村孩子,讓農村孩子從小就享受到優質的教育。”
何克抗是一位永葆教育初心的生命行者
用自己的具體行動
彰顯了什么是知行結合
什么是“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教育發展的“中國智慧”
就是像他一樣的行者們
踏踏實實地走出來的
敬請收看本期節目《走進教育名家何克抗》
中央新影老故事頻道《印象東方》欄目播出
【首播時間】12月05日(周二):11:28
【重播時間】12月05日(周二):19:28
【重播時間】12月06日(周三):08:28
【重播時間】12月06日(周三):15:28
【重播時間】12月06日(周三):23:28
《印象東方》欄目是中央新影老故事頻道全新推出的一檔以“感悟中國發展 弘揚中國精神”為主題的大型專題紀錄片欄目,欄目以“傳播創新中國 助力品牌發展”為己任,深入全國采選具有“創新創業精神、時代發展精神”的企業、人物、行業協會、地方政府進行報道,通過紀錄片的獨特形式,展現人民奮斗,樹立行業標桿,傳播品牌文化,弘揚創新精神。《印象東方》欄目每年將與100家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優秀企業戰略合作,依托央級電視媒體平臺首播,全網融媒體交互聯播的推廣模式,推動區域品牌發展、弘揚地方經濟特色,傳播企業品牌文化,紀錄和展現各行各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構想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選題申報電話:010-85765933
欄目官網:http://www.qiniushop.cn